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教师观
时间:2014-08-14 01:00:27 来源: 作者:
第三节 教师观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一)树立正确的专业意识专业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专业发展意识意味着人不仅能把握自己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而且具有把自身的发展当作自己认识的对象和自觉实践的对象,并能构建自己的内部世界。只有达到这一水平,人才在完全意义上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体。也就是说.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对学生学业评价不只是关乎学生的发展,也关乎着自己的发展,关乎着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等。新课程下的学生学业评价需要教师有更强的专业意识,要不断地把自己当前的教学与过去相比较.并从中找到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进步;与其他教师相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以便更好地规划自己未来几年专业发展的方向;要总结过去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就,对于自己当前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够做出客观和理性的分析,在规划将来的发展时要着重于对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前沿的问题有一个较为准确的把握。(二)拓展专业知识,专业知识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它关系到学生能够从教师那里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学的问题。教师一般都负担某一学科或某一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工作。掌握这一学科或专业领域较全面和坚实的知识。是对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是由于时代的飞速发展,教师的“一碗水”、“一桶水”水平显然不能胜任今天的工作。如英语教师首先必须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具备当代科学与人文的基本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基础,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帮助保持教学的时代性,为评价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视界。其次,教师在教育理论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素养,掌握学生及其具备的知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知晓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规律,能诊断学生英语学习困难和特殊学习的需要。这些知识的储备,有利于教师正确、有效地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评价。再次,教师还具有与教师的职业生活相关的课程、教材与教学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它直接可以运用于课堂生活,为具体的教育情景提供有效的策略指导。
(三)提高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指教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与反思的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专业能力应做到:第一,提高教学能力;第二,提高教学研究能力。
二、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使命。教师每天都面对新的教育理念的挑战,每时都面对新知识的困扰,每刻都面对新的教学方法的冲击。广大教师确感自己理念的滞后、知识的匮乏、方法的陈旧。这就迫使教师要不断学习。这是教师职后教育现实的需要。也是教师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教师始终要有一种提高自身学习的紧迫感,面对教学改革千变万化的危机感,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一)终身学习的意义
1.终身学习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有所改变。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师德高品位,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三个方面的挑战。因此.教师要走终身学习之路.成为学习型的教师。
2.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应该有最大限度的发展。为了能够达到这种高要求,应将自我的角色定位在“终身学习者角色”。只有透过学习.教师才可以重新创造自我。透过学习,教师才能够做到从未能做到的事情,重新认知世界。
3.教师终身学习累积专业知识,提高教学水平
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教师的责任已不仅仅是“教书”。完成教学任务,更是“用教材教学生”.达到学生心智的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育生标准的提升要求教师必须从单一的学科教学能力向多元知识储备、多种教育手段运用能力方向发展,成为“复合型”教师:
一是较丰富的教育心理学知识。除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求教师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认知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需求,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研究学生的群体特点和个性气质,加强对学生的个案研究以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道德发展和心智构建。
二是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素养。没有对专业学科知识的全面学习和深刻理解.就不可能在学科教学中取得理想的绩效。一方面,教师要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学科的教学发展动态及最新理论成果。教师对学科知识理解的越深刻,在日常教学中越能有效驾驭,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越理想额外负担就越轻。
三是广博的知识视野。完善的专业学科知识结构可以帮助教师胜任本学科教学,而多元知识储备又可为教师的教学和自身发展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现代学校教育中.学校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促使教师加强对其他相关学科的了解.扩大边缘学科的把握,提高校本研究过程与方法的驾驭能力.重视对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指导作用。“博观而得取,厚积而薄发”。对自己本专业之外的其他学科的适当学习可以拓宽教师的文化思维,可以使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方面更加自信。
4.终身学习提高在教学中的探究创新精神
教师的终身发展有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较低层次,教师能胜任教学,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第二层次是合格层次,能驾驭教学,能够较好地因材施教,成为教学中的骨干;第三层次是较高层次,能研究教学,追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个人价值的实现,在学生的成长中求得自我发展:第四层次是最高层次,追求自我超越,致力终身学习,博采众家之长,创造自己的教学实绩和构建理论研究特色.成为“学者型”的教师。胜任教学是基本功夫,驾驭教学是自我提高,研究教学是发展能力.终身学习创造特色则应当是教师矢志以求的成长目标。
5.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责任意识
职业责任意识是从事职业活动时遵循道德规范和工作规则所表现出来的修养与品德.良好的职业责任意识是教师专业精神的核心。教师的职业责任是传承文明,教书育人。教师站在三尺讲台.放眼大干世界;对学生培养立足于知识学习的三五年,放眼于人生成长的三五十年。教师的道德引领和文化传播的作用是任何其他行业的职业者所不具备的,因此社会对教师寄寓着厚重的希望,对教师工作的评判和教师形象的塑造也就有着近乎完美的苛刻标准,这也给教师的人格塑造和心理世界的构筑带来极大的影响。许多教师就生活在物质条件的清贫、工作压力的巨大、社会评价标准偏失带来的精神痛苦中:孤傲、清高、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就成了社会有些人头脑中教师形象的代名词,这种偏见的根源.在于社会某些方面对教育认知的缺乏和对教师工作的蔑视。
6.终身学习使教师适应实验新教材的教学
在教材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现在所有知识,那是行不通的,迟早会被社会淘汰,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因材施教。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和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终身学习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坚持终身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二)教师终身学习的可行性
1.教师学习的内容
一是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比获取知识本身更为重要。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习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将是每一个人未来生活幸福和愉快的保证。
二是通晓自己所教的学科,成为学科专家。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只有接受严格的、高层次的学科教育.才有可能在教学过程中应付自如、得心应手。仅仅接受中等教育和最低层次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全面掌握一门学科的。一个合格的教师应全面学习一门学科,包括学科历史、学科结构体系、学科基础理论、学科知识应用以及跨学科知识等。
三是学习有关教育的学问。未来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教育专家,必须在学习专业学科的同时掌握其他有关教育的学问。如心理学、教育哲学、教育技术、管理学等。
四是学习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主要强调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转化与现代教学手段。它包括两类:一是视听技术.如广播、电影、影视、录像等;另一类指信息处理技术,主要是计算机的操作技术。
2.教师终身学习的途径
终身学习可通过两条途径来进行,一是系统教学,二是自学。因为任何一个教育体系,都不可能替代学习者的所有学习,特别是自学。因此,只有学习者把教育系统中的学习与自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起来.并在其一生中交替进行,终身学习才能最终实现。
3.教师终身学习的方法
一是参加系统的终身学习。我国很重视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全国各地都实施继续教育的系统工程。教育部明确要求,中小学教师要定期轮训。教师通过脱产进修、函授、自学考试或网络教育提高学历是适应职业的需要,也是自我发展的需要。所以未来教师的日常工作不再完全是教学生,定期接受继续教育将是其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把每一个阶段的学习作为“加油站”,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二是参加校本学习。通过校本培训把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技巧,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技巧。
三是参加各类成人教育。如函授学习、电大学习、各类自学考试等。
四是借助媒体学习。可通过光盘、磁带、电视、上网查询等方法学习外地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教师终身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一教师,不但要有崇高的师德,还要有深厚而扎实的专业知识。“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一缸水是不够的,必须是活水源头”。在知识更新异常迅速的今天.如果只满足于目前的知识,那就如逆水行舟,早晚要被社会所淘汰。只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不断充实自己,拓宽知识视野,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自己不断地研究。加强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方法。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社会在发展,知识领域在扩展和更新.教材也在更新改革.学生的认识水平也具有了更高的起点,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来提高自己的专业和教学方法.对自己所教的科目有十足的信心。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2.教学发展的需要。尽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主动、积极地获取新知识,但由于受年龄、时间、精力等因素的限制,再加上新知识的产生速度大于人们学习和掌握它的速度,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原有的学科知识特别是所教学科以外的知识,因不常用被逐渐遗忘。这些客观因素导致教师在知识和能力上逐渐欠缺。因此,终身学习是教师补偿知识和能力的有效手段.这既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又是搞好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
3.带动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这个“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时代.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观念,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而且其自身的学习不应该是一次性的学习.而应是持续的学习,以扩展知识领域,学习要贯穿于自己整个教育生涯。因为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来说,仅靠最初的专业知识无论如何都是不够的。教师务必与知识和教学法的提高保持同步。“活到老.学到老”是我国的一句古训。这句话说明了提高和累积专业知识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需要以自身的行为和态度来感化学生成为学习的示范者。
三、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发展
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被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一)教师必须学会学习,加强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新课改不仅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同时也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只是学生的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其实学习对教师来说同样重要。信息化时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学会获得信息资源以及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每个教师都必须成为终身学习者,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过去我们常常津津乐道于教师“~桶水”相对于学生“一杯水”的丰富渊博,现在“一桶水”的容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时刻吸纳新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成为学生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否则,不仅难以在学生面前维持自己的威望,在专业发展方面也会遭遇重重困难。
(二)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做反思型教师
反思是一个人成长与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新课改要求教师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反思能力.成为反思型教师。孔夫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如果一个人只是一味地学习而不思考,那他就会陷入迷惘困惑。孟子亦云:“思则得也”。新课改要求教师经常思考和反思。面对各种新的教育思想、资源、手段和方法.教师不能简单地拿来复制粘贴一下就OK了,而要做出科学分析,结合自己学校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及自身优势,为我所用,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
对于当前的课程改革。专家们各执一词,争议纷起。作为教师,不能盲目地迷信专家的权威,坐等专家把研究成果送上门来,不假思索地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而应对之进行认真的研究反思,检验其是否适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变通,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服务。广大一线教师应该培植自己的“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思考各种教育行为的后果,不断自我修正、调整和更新,加快专业发展与成长。
(三)培养和强化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新课改要求教师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以培养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必须通过创造性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会创造的人。这首先要求教师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经常主动地更新观念,学习新知,在教育教学和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中,有意识地培养和强化自己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新课改的实践中遇到问题.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克服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在不断的创新中实现的。
(四)高度重视教师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新课改要求教师高度重视交往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现实情况下,教师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也有合作关系。新时代的社会在竞争加剧的同时更加强调交流与合作,强调双赢和共赢。教师之间的交往与合作有多种形式。日常教学之余,教师之间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彼此分享经验。同科教师之间可以在一起讨论教学方法。相互合作设计课程。不同学科的教师也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或在相关学科知识方面提供专业帮助.等等。
新课改还提倡师生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在这方面教师应该积极主动,为“生”师表。教师应该努力成为师生关系的艺术家,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必要时甚至可以积极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师生双方的情感和精神交流是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前提,同时也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条件。古语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教师之间乃至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教师灵感的重要来源.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五)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是课程和教材的忠实执行者,教师的独立思想和创造性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甚至有时成为误人误己的“愚忠”。新课改要求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开动自己的大脑.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工作。新课改原则上为教师创造了广阔的空间,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奇思妙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课程,由课程的“守成者”变成开发者。
教师还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这既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引导者和促进者的前提条件。一些教师误以为做研究是专业研究员或大学教授的专利,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高不可攀。其实每一个有一定知识基础的人都能进行某方面的研究。中小学教师对于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是天然的研究者。我们应该不断向研究型教师的目标迈进,积极发现自己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开展校本教研,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它关乎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是每个学校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一)抓好教学常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语文教学中识字与写字能力的培养、阅读能力的培养(一是利用课堂教学,二是多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课堂上多读,让他们在读中去体会,去感悟。名师
(二)关爱与赏识每一位学生
激励与呵护是教学走向成功的因素之一。
(三)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教学方式和手段得到了不断深化和运用。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可以将文字、图表、声音、动画、影像等组合在一起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运用这种图、文、声、像并茂的场景,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通过知识迁移,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古人常讲学习要注意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点。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遗忘规律,每周每月都进行复习,这样学生的知识应用会有所改进,学生的信心也能有所增强。
(五)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六)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
(七)加大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班级整体成绩1.提高教学成绩,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尊重、理解、信任、爱护每一名学生,注重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当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时,要多做换位思考,多讲道理,讲究教育的艺术。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和学识水平。教师要通过苦练内功博得学生佩服和信任,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有关研究表明.凡是师德师能水平高,与学生关系亲密的教师,其教学成绩一般也较高。要将建立正规的师生关系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出发点。要注意一定的师道尊严,保持与学生应有的距离感,不要太疏远.也不能太亲近,不要将体罚作为提高教学成绩的主要手段。和学生关系太亲密了,反而不利于对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不应是对立的。目前形势下,教师在生活、下岗、职称、成绩等的压力下必然会采取各种手段来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而体罚是部分教师自以为简捷并在短期有明显效果的教育手段。
2.提高教学成绩。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常规教学水平
备、教、批、辅、考是教学常规的基本环节。必须牢固树立目标意识、效率意识、学法指导意识、学生参与意识和全员达标意识,不让学生留下知识和能力的夹生饭,保证让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事实证明,凡是工作态度扎实、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课下通过作业、辅导、考试及时反馈、及时补救学生知识缺陷的教师,即使教学水平一般,其教学成绩也较高。
3.提高教学成绩,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的培养开始的时候有强制性质,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后,学生就会由他律变成自律。同时要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丰富习惯培养的内容.把课堂上教师传授的学习方法变成习惯培养的一个方面,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要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写“下水作文”.不能是只会站在岸边瞎指挥的“旱鸭子”,而要和同学一起写作文,写本次所布置的作文。只是将自己的作文泛读给同学的时间上应注意,有时在布置作文时读,有时在讲评前读,有时在讲评后读。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检验题目是否符合学生实际,二是可以增加和同学的感情.培养共同的作文兴趣。
4.提高教学成绩.还要做到“教”与“研”结合
有人说“教不研则浅,研不教则枯”,教师只知道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的工作.埋头苦教,而不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番理性的思考和经验的提升,即使花费了很大的力气.也只能成为一个“教书匠”,其教学成绩也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教师的研究不同教育理论家的研究.是一种通过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实践、反思,不断寻求提高教学实践能力的行动研究,不需要通过哪一级的专家鉴定,也不一定非要发表文章、写出论着,只要解决了教学的现实问题,提高了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成绩即可。并不希望教师都成为教育家,但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名反思者、改进者,“苟日新,日日新”,教师每天的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都要给学生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五、教师职业的责任与价值
(一)教师职业的责任
教师的职业责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更新的。总的趋势是:社会发达程度越高.教师职业的劳动越复杂,所负担的责任就越大,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就越重要。
现代教师应该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是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是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者。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禁止的,而是发展的;不是阶段的,而是连续的。
1.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者
面对21世纪国际经济与科技的激烈竞争,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具有高度的文化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是国家与民族生存的希望。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依据社会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去开发青少年的智慧潜能,培养青少年的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健康地成长是教师的首要职责。
大家都知道,青少年时代是人生历程的巨变期。这个时期是一个人生命力成长最快、最富有学习可能、个性形成与发展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将远远超出本阶段而延续到终身。因此,教师要处处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角度去关注青少年.通过教育使青少年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基本能力,为他们进入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为此,教师在工作中要使德、智、体、美、劳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一定要把全面发展的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提高青少年的全面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使教育呈现一个统一的、完整的过程。
教师要为学生的个人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第一是打好良好健康成长的基础.为他们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使他们长大了能够不断追求事业的成功。第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终生学习的基础。是他们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自己去获取知识。第三是为他们走向社会打好基础,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生活中的地位和责任。
我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能充分享用现代社会高度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而且能进一步创造出更新更完美的世界来。
2.民主师生关系的建立者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的工作水平不仅取决于教师完成工作角色的任务水平.更重要的取决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取决于师生关系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热爱.学生对教师尊重敬佩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孩子跨进学校大门成为你的学生时.他无限信任你.你的每一句话对于他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在他看来,你就是智慧、理智和道德的典范……”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尊重学生从心底发出的对教师的这种神圣感和责任感。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力量,要赢得学生的信任与热爱,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也是教师做好工作的基本保证。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要拥有一颗爱心。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要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看待。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感化,为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教师还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学生对教师的第一要求即是公正。教师在工作中常常把评价学生作为一种教育的手段,教师的评价里包括的刺激,会使学生确立一种学好与学坏的意向,所以,教师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要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努力上进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更高的理想与希望,教师决不能把评价作为惩罚。同时,教师还必须把权威建立在长期与学生平等的交往中,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主动关心学生,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可亲、可近、可敬、可信任的知心人,才能真正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使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3.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而且要使他们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教师工作的重要职责。
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把学生看成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决不能把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在学生的学习中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调动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过去由学生学适应教师的教,让教师的教适应学生的学的观念的转变。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心理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怎样学,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探究、总结学习的规律。教师要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实际去操作与观察,增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思善问,敢于质疑争论。促进学生动脑、动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自学、预习、记忆、分析、思考、解答等等。教师不仅要使学生会学.还要使学生乐学,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要贯彻启发式教学,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从“一言堂”、“满堂灌”中解放出来。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还有增强教学艺术的感染力.使学生接受教师情感与情绪的表达,接受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4.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者
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学校不再是封闭的教育场所,教师也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要为学生创设有利的信息环境,拓宽学生获取信息的环境,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教育信息的开发与应用在现代社会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为此,教师不但要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状况.还要广泛参与社会实践;不但要指导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还要指导学生接受和选择各种信息。
同时,作为现代教师还必须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技术,会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如备课软件、课堂教学辅导软件、技能训练软件以及资料库、习题库等。自己要会制作各种课件并把它应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去,为学生提供声、像、文字一体的教学环境。
教师还应能够在教育信息网络上获取各种所需的信息,将信息及时地提供给学生,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教育教学成果接载到系统中去,以扩大教育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教育的职能充分地发挥出来,能使学生在信息社会中不断成长。
5.学生健康心理的培育者
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一个的心理活动所组成的,生命的本质就表现在心理上。一个人的价值也是在他的心理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精神力量和精神深度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人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从现代健康观或健全的人格的角度来说,具有健全心理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一些专家认为.在奥运赛场上,同一水平的运动员中,身体方面的竞技只有20%,而80%是心理上的挑战。可以看到.培养一个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另外,由于学生正处在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现代社会的转型使学生面临着生活、学习、升学等多种压力,加之社会上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使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随时帮助学生,开展心育,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指导。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控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这是使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因此,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教师的重要职责。
(二)教师职业的价值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职业的价值,就是把人类所建树的一切文明成果,都用来培养合格的人才,为人类文明、治国兴邦、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一个人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可能贻害他一辈子。教育工作是一种以人格培育人格.以灵魂来塑造灵魂的劳动,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全面接触,相互作用的劳动,是一种“做人”与“育人”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劳动。
教师职业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可以满足作为教师的个体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教师获取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我们的社会应该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教师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为他们更好地奉献社会和服务社会准备充分的条件。其二,教师职业的价值体现在这一职业对他人、集体、国家、社会和人类的作用与意义上。体现在教师职业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精神财富,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等方面。在教师职业的这两方面内容中,教师职业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主要方面,居于首要地位,因为这一方面更能反映教师独特的职业价值。
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对人类延续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教师实现文化传递这一职能价值越来越明显。“文化”包含着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即生产技术、政治制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宗教信仰等广泛内容,这些内容既是人类创造的辉煌成果。又是人类进步和延续的前提条件,年轻一代如何获取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并根据新时代的需要,进一步深化和发展,向更新一代传递,所有这些活动都离不开教师独特的职业劳动。
2.教师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以培养生产力中主要因素——劳动者——的形式有力地作用于物质生产过程.从而为社会的延续创造条件。教师的劳动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随着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作_用将越来越大。在现代社会中,生产的竞争就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科技,就是后天的生产力,这是当前人们的普遍共识。社会物质财富的多寡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快慢成正比.劳动生产率同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成正比.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都直接与教师劳动相关。通过教师的劳动,为社会培养出一支支具有科学技术知识和创新意识的科技专家队伍,为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为社会造就一批批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经济管理人员和社会管理人员,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和社会管理水平.从而实现了社会的延续和进步。
3.教师是人类智慧的开启者.对人类科学文化事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所谓对人类智慧的开启,就是对人类个体蕴藏的极为丰富的精神力量的挖掘,对个体获取知识、创新知识的开发和培养,即对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教师在对人类智慧的开启和创造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职业的人员都无法比拟的。
(1)教师不仅可以向学生系统地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更主要的是传授凝结在某一具体学科中的思维方法,即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着眼点不仅在于知识的识记和继承,而且在于通过传播知识,促进知识的发展和运用。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最基本方式,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系统知识教育的同时,也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培养了创新精神。
(2)教师不仅通过传播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智力因素,而且还可以通过更为广泛的教育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探寻未来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理性精神和追求真理的坚强意志,以及健康的心理品质和良好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
挖掘学生的潜能。
(3)教师在开启学生智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方面,起着重要的引导和组织作用.4.教师是人类崇高道德品质的塑造者
教师对提高新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作用。教师不仅把人类的知识传递给新一代,也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更重要的在于对学生正确思想方法的构建和崇高道德品质的塑造。让年轻的一代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为社会发展、人类进步而努力学习和工作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因此,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教师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固然会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风貌、精神品质更会被学生学习仿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态度。
下一篇:中学综合素质复习资料:学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