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复习资料:德育概述
时间:2014-08-14 01:08:12 来源: 作者:
第一节 德育概述
一、德育的概念
德育又叫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地把一定社会要求的政治规范、思想规范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品德的教育过程。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主要是通过促使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道德活动,以培养受教育者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二、品德的含义和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人格倾向。品德在我国又称为品行、德性或操行等。例如,有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是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热爱集体、遵守纪律、努力学习、助人为乐等,我们就认为这个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的心理结构,即品德构成的基本成分,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这四种成分相互联系、互相渗透、相互影响、有机结合、缺一不可。从心理构成的层面研究品德的心理结构,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加成熟地把握品德的实质,而且能为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三、中学生品德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道德思维的水平上;二是表现在道德观念的程度上。
1.中学生道德思维的发展
道德认识,首先表现在道德知识、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价上,它实际上是道德思维水平的反映。同时,人的思维能力的强弱,也往往影响到道德认识的水平。
中学生道德思维水平的发展有如下几个特点:
(1)道德思维发展是有年龄特征的。就大多数中学生而言,刚人中学处于不理解或停留在表面认识的阶段,初三下学期处于初步揭露实质的水平,高中之后则达到了能够理解行为规范的实质阶段。
(2)道德思维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随着个体整个思维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到高一末趋向于基本定型。这是年龄特征与个体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
(3)道德思维的发展,反映了个体品德发展有一个从不知到知,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这就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塑造和转化学生品德的可能性。
2.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
中学是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形成的时期,是世界观从萌芽到初步形成的时期,是开始以道德信念和理想来指导自己行为的时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是在社会生活条件下,特别是在教育条件下,在中学生本身的实践、交往和学习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点正是中学生道德认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中学生道德观念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中学生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的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到初三下半学期开始趋向于稳定。
(2)在一个真正形成良好班风的先进集体中,正确的集体舆论和集体准则,使班集体的道德要求变成绝大部分集体成员的行动指南,使有错误观念的学生不仅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在校内外的不良行为也逐步得到改造。可见,形成先进集体对中学生道德信念形成和发展的作用是很大的。
(3)在一个没有正确舆论的班集体里,集体成员中的正确观念与理想往往得不到支持,甚至错误的道德观念与准则会随年龄增长而滋长。
(二)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形式上;二是表现在道德情感的社会性上。
1.中学生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
以道德产生的原因、道德感与认识的关系为指标,分析被调查的中学生道德感的形式,可以分三级水平:第一级是直觉的情绪体验,它由对某种情境的感知而引起,往往对于道德准则的意识是不明显的;第二级是道德形象所引起的情绪体验;第三级是伦理道德的情绪体验,它是由道德认识所支配,清晰地意识到道德要求和道德理论。
2.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
以集体情感的程度为指标,分析被调查中学生道德情感社会性的发展趋势,可以归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利己的情趣;第二级是重感情、讲义气,但不太意识到情感的社会意义;第三级是自觉地热爱班集体,集体荣誉感、社会义务感与责任心表现强烈。
在正常的教育条件下,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水平随着年级增高而加强,初三之后逐步趋向成熟。但是由于道德情感的复杂性,中学生道德情感的社会性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先进班集体是发展道德感社会因素的重要条件,如果教育不力,中学生很可能处于第一、二级的情感状态,这需要引起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三)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
中学生道德意识行为的发展,表现在意志行动的水平和言行关系两个方面。
1.中学生道德意志行动的发展
在正常情况下,中学生的道德意志行动的目的性、自我控制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高而提高,初三之后道德意志行动日趋成熟。但中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存在着个体差异,其关键在于教育,在于他们所在班集体是否健全与形成制度,如果教育不力,高中也会产生“乱班”。“乱班”往往影响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水平与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要从初一开始,就要加强“常规”教育,这在中学阶段仍有重要意义。
2.中学生言行一致的发展
中学生言行一致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对言行不一要作具体的分析。言行一致性问题表现在年龄特征上也显得很复杂。在良好的班集体中,中学生的道德言行可以在初三之后趋于一致,并且动机与效果也可以在那时得到统一;但在教育不力的情况下,中学生说假话或欺骗的习惯,也容易在初三前后形成。因此,改造说谎欺骗的行为在中学阶段显得更为重要。
(四)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是衡量个体是否具有健康的品德心理,是否具有高尚品德的重要标志。同时,道德行为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基础,品德是由众多的道德行为集合而成的。
研究表明,60%的中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初三或初三之前形成的,20%的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在高中形成的,还有近20%的中学生至高中毕业还未形成良好的或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主要是靠练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由于加强行为习惯的练习,对每个集体成员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品德不良的学生在良好的班集体中是能得到改造的;形成不良习惯的学生,抓紧教育,适当地改变环境,也不一定会走上犯罪的道路;但如果形成不良习惯,一旦失去严格要求的环境与集体,往往会养成恶习,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四、德育的主要内容
德育内容具体规定学生发展的政治方向和应掌握的思想观点与道德规范。它标志着应当培养学生具有哪些品德,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依据,是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保证。
学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主要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学生品德发展的年龄特征,以及当前形势任务和学生品德实际等因素。我国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指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感情或热爱态度。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具有历史性,同时也具有阶级性,它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体国度里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新中国的爱国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深切热爱的情感,是为祖国的独立、统一、繁荣、富强贡献自己一切的崇高精神。同时,它也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紧密结合,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爱国主义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的巨大内聚力,是全国人民和青少年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德。
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2)教育学生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意识。
(3)使学生发扬国际主义精神,维护世界和平,要教育学生关心国际形势,要同世界各国人民和平友好、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与学习,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争取人类进步而斗争。
2.理想教育
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理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2)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
(3)使学生将远大的理想与个人的学习、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3.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是区别于一切非无产阶级道德的根本标志。在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中国,集体主义是处理社会成员之间以及个人、集体、国家之间关系的根本原则和基本行为准则,它制约着社会主义道德的其他规范和范畴。
集体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具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教育学生关心热爱集体。
(3)培养学生善于在集体中生活和工作的习惯。
4.劳动教育
在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做主,劳动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每一个有劳动能力的公民都应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并以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取应得的合法的劳动收入,以维持自己及其家庭的生存与发展。
劳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认识劳动的伟大意义。
(2)教育学生勤奋学习,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的良好风气。
(3)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
5.自觉纪律教育
不同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纪律。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是自觉纪律。自觉纪律,是建立在个人、集体和国家利益基本一致以及人们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充分认识到遵守纪律的基础上的,是依靠人们内在信念维持的、独立的、主动的、自觉自愿遵守的纪律,是同志式的、团结互助的纪律,也是真正严格的铁的纪律,它是社会生产和生活得以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社会主义学校纪律既是学校顺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又是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的重要条件和方面。
自觉纪律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提高学生对自由与纪律的认识。
(2)教育学生严格执行纪律要求,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6.民主和法制教育
从根本上说,资产阶级民主是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社会主义为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将把民主推向新的历史高度。民主和法制不可分。法制通常理解为法律和制度。社会主义法制是包括立法、司法、守法三方面的统一体。社会主义法制体现人民的意志,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制裁和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行为。
民主和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培养学生的民主思想和参与意识。
(2)要求学生掌握法律常识,严格遵纪守法。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世界观是人们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是人们对待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在阶级社会里,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辩证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是无产阶级对待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无产阶级人生观是在无产阶级世界观指导下,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各种进步人生观的合理成分,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和形成起来的,是人类历史上最进步、最高尚的人生观,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
(2)教育学生认识人生的崇高目的和意义。
8.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
人类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公共的道德风尚,主要有文明行为和人道主义等。这些道德是人类共有的基本美德,既是人类自身发展和自我完善的道德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条件与标志。特别是人道主义,是~种重要的公德。它主张尊重人、信赖人,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友爱、平等与互助,重视人的价值与地位,强调发展人性。
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
(1)教育学生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
(3)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
以上德育的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一个整体,对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都是必需的,不可偏废。
五、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是人的品德发展的生物前提
(1)遗传素质为人的品德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品德心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
(3)人的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制约着人的品德发展的个别差异。
2.环境对人的品德发展有重要影响
广义的环境是指人生活其中并对人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可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也存在其中。狭义的环境是指对人的品德发展产生自发影响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其中对人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的社会环境。环境对品德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物质环境、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方面。
3.德育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德育有三种形式: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这里主要探讨的是学校德育对人的品德发展的主导作用:
(1)学校德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
(2)学校德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3)学校德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专门性;
(4)德育可控制和利用遗传、环境等因素对人的自发影响。
4.个体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品德发展中起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人的品德发展过程中,个体不是消极地完全被动地接受遗传、外部环境和德育的影响,而是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其德育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
六、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
1.丰富道德知识,提高道德认识
在品德教育中,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道德概念,同时,促进学生接受道德要求,并转化为内在的道德需要。教师要根据社会道德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提出一定的道德要求。但学生对外部的教育影响并不是机械地、被动地全部接受。就一个班级来说,教师向全班提出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的常规,有的学生能遵守,有的学生则不遵守,这种现象表明了从外部的教育影响到学生接受教育,其间经历着一个复杂的内化过程。换句话说,外部的教育要通过受教育者认知、情感、意志等内部心理活动才能纳入主观的反映,形成一种力求维护和实现道德要求的愿望或意向,这称为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指向特定的行为目标时,可以诱发道德动机,成为推动人们按照行为准则去行动的内部动机。由此可见,教育不能替代学生内心的心理活动,但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启发和诱导,加速内化的过程。
2.培养道德评价能力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学生道德评价水平的高低同参与道德伺题的讨论与评价的机会等实践活动的多寡成正相关。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道德评价能力,教师要经常性地对集体中的是非、美丑、善恶等行为作正确而又简明的评价,向学生作道德评价的示范,利用多种教育教学活动机会,组织学生对有关品德的问题开展广泛的讨论或选举,如主题讨论会、团队活动、命题作文、评选三好学生、选举班干部以及报刊、影视、文艺作品中有关品德的报道及事例,尽可能地让他们与周围的人交往,增多评价的机会。
3.激发和培养中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总是伴随着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出现的,人们对符合社会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敬佩、赞扬,对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表示厌恶、憎恨等情感都属于道德情感。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可通过多种途径。首先,向学生进行道德认识教育的同时,激发他们的情感。其次,提供榜样的具体形象和生动事例,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中学生正处在积极地探索人生之路、寻找自己所崇拜榜样的时期,而英雄的道德形象是社会道德准则的典范,因此教师要选择具有时代特征的英雄人物,组织学生开展学习英雄的活动,这有助于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再次,激发和保持学生健康的情感,预防和消除不健康的情感。
4.锻炼道德意志,增强抗诱惑力
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必须重视道德意志的培养和锻炼,增强抵制各种诱惑力韵能力。教师在工作中应注意到:为中学生提供道德意志锻炼的榜样,引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愿望;在各项活动中,向学生提供具有适度困难的任务,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最终取得成功,对学生在活动中作出的各种意志努力要及时鼓励和赞扬;组织有关意志锻炼的交流、讨论、访问等活动,提高学生锻炼意志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及时总结锻炼意志过程中的成败经验教训,激发锻炼的信心和积极性;根据学生不同的意志特征,有针对性地施以教育影响。
5.训练道德行为和习惯
从道德认识到相应行为的转化,体现着由道德内部意识活动转向外部的实践活动,构成品德形成过程的一个阶段。仅由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还不能代表品德的形成,那些一时的、不经常性的、偶尔的、具有情景性的道德行为表现只是道德的雏形。只有当品德行为转化为经常性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习惯时,才是品德形成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