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卷及答案三
时间:2014-08-22 16:05:26 来源: 作者:
安师大教师资格证交流群:309474633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模拟试题及答案(3)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出目( )。
A.《论语》
B.《中庸》
C.《大学》
D.《孟子》
2. 我国唐朝中央官学的“六学二馆”,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 )。
A.阶级性
B.等级性
C.传统性
D.垄断性
3.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
B.应试教育
C.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D.著名学者的学说
4.从影响形式看,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 )。
A.间接性
B.直接性
C.公开性
D.开放性
5.学生王林因不守纪律,又一次被带进办公室,当即受到班主任的训斥:“你又违反纪律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你的脸皮实在太厚!你把家长请来,当面说清楚,你到底准备怎么办。不然,从明天起,你就不要来读书了。”学生低着头离开了办公室。从上面例子分析,你认为要使王林同学遵守纪律应采用的方法是( )。
A.说服教育
B.情感陶冶
C.榜样示范
D.实际锻炼
6. 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规定出自于( )。
A.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
B.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
C.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D.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7.个体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发展水平,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体现了身心发展的( )特征。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B.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是( )。
A.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B.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C.指导班委会工作
D.评定学生操行
9.教师通过记录课外活动中学生的攻击行为来研究攻击和性别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是( )。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10.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
11.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
A.消退抑制和于扰抑制
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
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
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
12.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 )。
A.回忆法
B.再认法
C.重构法
D.节省法
13.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这里所运用的复习规律是( )。
A.多感官参与
B.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C.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D.及时复习
14.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
A.开发潜能
B.寻求发展
C.个案辅导
D.学会调适
15.按照布卢姆等人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目标是()
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二、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即教育方针
2.中小学教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团队活动和集体活动。
3.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是知识直观。
4处罚法能消除不良行为,强化法能培养出新的适用行为。因此两者结合使用会更有效。
5按照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苏苏从红、黄、紫、青、绿中辨别出红色;从圆锥、圆柱、梯形、四边形中辨别出了圆柱体,这属于认知策略的学习。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2.搞创造性者具有哪些个性特征?
3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简述政治对教学的制约作用。
5简述德语过程的规律。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那年学校安排我担任高一年级某班的班主任。组建班委会是我感到既敏感又头疼的一件大事,因为既要选举出能起表率作用、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学生,又要适当照顾那些性格内向、自卑、需要锻炼的学生。在观察中我发现,有个女学生很特别:性格孤僻,不敢与人正视,总是一个人发呆。通过和家长的沟通我了解到,该生在初中时活泼、开朗,曾经担任过班上的宣传委员,学习名列前茅,尤其擅长作文。但在一次学校组织的班级黑板报评比中,她负责的黑板报名落孙山,遭到班主任三番五次的严厉批评,这种打击直接影响到她的学习。在随后的考试中,由于成绩不理想,班主任又旧话重提,并以“你做什么都不行”为由撤掉了她宣传委员的职务。这使她受到了极大的心理刺激,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并经常自责,整天生活在忧郁和自卑的阴影中无法自拔。 在安排班委的过程中,尽管我苦口婆心地动员、鼓励,但她执意拒绝担任宣传委员。为此,我有意将宣传委员的位置空缺,并宣布:“暂时没有发现合适人选,待学期结束后根据同学们的成绩和表现进行公开选举,希望大家抓住这个机会。”在此后的日子里,我多次暗地里给她创造机会:把她的演讲稿、学习心得等多次在班上进行展示,并在学校广播站广播。她所拍摄的有关宣传环保的图片被报社采用,作文也获得了学校的“新蕾奖”。我发现她渐渐变得开朗起来,愿意主动和同学交流了,也能听到她天真、爽朗的笑声了,不知不觉中她逐渐恢复了久违的自。第二个学期初,在全体同学的掌声中她“站”到了宣传委员的位置上。两年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取了重点大学。
问题:
结合材料分析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含义及其基本要求。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甲同学活泼好动、能说会道、反应灵活、爱好交际,上课时爱搞小动作、不注意听讲。乙同学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喜欢沉思、情绪不易外露、自制力强、不好交际,上课时不爱发言,学习不主动。
问题:
乙同学分别是什么气质类型?面对二者的不同表现,作为教师,如何使他们扬长避短?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古代教育思想”,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这句话出自《中庸》。它的意思是:上天所给予人的气质叫做性,依照本性去做事叫做道,修道的方法就是教化。
2. 【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代学校教育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
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8。
3. 【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了久的片面发展,大工业机器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确定我
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一学说,对制定教育目的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文化的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文化对教育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作用于人的观念形态来实现的,这种作用主要存在于价值观、教育观、人才观等思想活动中,因而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5. 【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说服教育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这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其具体方式有:讲解、谈话、报告、讨论、参观等,其中谈话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我们应当注意:(1)明确目的性。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意个别特点,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启发和触动他们的心灵,切忌一般化,空洞说教。(2)富有知识性、趣味性。(3)注意时机。捕捉教育时机,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4)以诚待人。教师态度应诚恳、深情,语重心长,与人为善。本题干中所举案例,更适合采用说服教育,但切忌像题中班主任那样当头训斥,以找家长和其他威胁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情绪抵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6.【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我国课程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1993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中将课程分为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将课程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个层次。1999年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有专门关于课程管理的规范。这一次课程改革,在我国教育界掀起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活动课程、研究性学习课程研究的热潮。1999年召开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颁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二部分第14条规定,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7.【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的年龄阶段就已达到较高的发展水平,而有的则要到较晚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本题所
指的不平衡是后者。
8.【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派具体负责对一个班级进行管理的教师。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勤奋学习、学好功课;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9.【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名师详解】“个案法”是针对某一个体的研究方法,显然从题干中无法得出教师是针对某一学生的行为而进行的研究;“实验法”需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实验条件,题干中也无法体现出来;“调查法”主要包括谈话法、问卷法和作品分析法,题干中所体现的方法不属于任何一种调查法;“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被试者的外部表现(如言语、表情、行为等)去了解其心理的方法。题干所述教师正是通过自然条件下学生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的,符合“观察法”的定义,故本题选D。
10.【答案】A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觉的基本特性”,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知觉的特性包括: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1整体性是指个体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2)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个体感官的刺激在不断地变化,但个体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3)理解性是个体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选择性是个体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和对象。当注意指向某种事物的时候,这种事物便成为知觉的对象,而其他事物便成为知觉的背景。因此,学生阅读时画重点线也是一种知觉的选择,同时也是一种记忆术,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知觉对象,熟记知识。
11.【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规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遗忘现象的产生就它的机制来说,是记忆痕迹的消退或抑制。一般认为,瞬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当q-的遗忘,主要是由于记忆痕迹的逐步消退;长时记忆当中的遗忘,主要是因为先后材料的干扰,是由于神经过程的负诱导规律而产生抑制的结果。这种干扰抑制作用又分为两种: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所以题干中中间遗忘多是由于前摄抑制和倒撮抑制的影响。
12.【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遗忘的测量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系统地对遗忘进行了研究。为了测量遗忘,艾宾浩斯设计了节省法,也就是再学习法。根据这种方法,艾宾浩斯绘制了不同时间间隔的记忆节省图,称之为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
13.【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保持的方法”,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根据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复习要在尚未大量遗忘前及时进行,以减缓遗忘的进程。学生学完英语单词后,教师要求他们课后立即背诵,第二天进行检查就是在学生尚未大量遗忘前进行及时复习,促进知识的保持。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14.【答案】D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心理辅导的目标”,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名师详解】学校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可归纳为两个方面:学会调适和寻求发展。学会调适是基本目标,以此为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调适性辅导;寻求发展是高级目标,以此为
主要目标的心理辅导可称为发展性辅导。
15.【答案】C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布卢姆认知学习理论”,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名师详解】布卢姆将认知领域的目标分为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其中,评价是最高层次。
二、辨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区别”,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教育方针是国家教育工作的基本政策和指导思想。教育方针包括:教育作的指导方向、教育目的、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不是一回事。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途径”,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
【参考答案】错误。中小学德育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是教学。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知识获得的环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正确。知识直观就是学习者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材直观信息进行加工,从而获得感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直观是领会和理解学科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强化和惩罚的作用”,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正确。两种方法的作用不同,在消除不良行为的时候应该同时培养新的适应行为,所以两者结合效果会更好。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加涅的学习分类观”,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错误。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观,上述的学习行为属于具体概念的学习。
三、简答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了解。
【参考答案】(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①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②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③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①保护好奇心。②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③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④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⑤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①发散思维训练。②推测与假设训练。③自我设计训练。④头脑风暴训练。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创造性思维的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高创造性者具有的个性特征有:(1)具有幽默感。(2)有抱负和强烈的动机。(3)能够容忍模糊与错误。(4)喜欢幻想。(5)具有强烈的好奇心。(6)具有独立性。
3.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4.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育与社会政治制度的相互关系”,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1)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社会性质;
(2)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事业的领导权;
(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管理体制;
(4)政治制度决定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权利;
(5)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标准和有关教育内容。
5.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
1.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教学的基本原则”,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熟悉和运用。
【参考答案】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进行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主要有:(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这是实行因材施教的前提和基础。(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要对不同生活环境、成长经历和个性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来进行教育。该老师通过观察,发现该学生性格孤僻,并深入了解了其性格孤僻的原因,对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特点和能力水平有了一个整体的把握。根据该学生初中
2.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格的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理解。
【参考答案】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1)甲同学是多血质类型的人。因为多血质的人活泼好动、敏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注意力和兴趣容易转移、思维言语动作敏捷、善于交际、亲切、有生气,但也往往表现出轻率、不真挚等。乙同学是黏液质类型的人。因为黏液质的人安静、沉稳、情绪发生慢而弱、言语动作和思维比较迟缓、注意稳定、显得庄重、坚忍,但也往往表现出固执、淡漠。(2)教师要搞好教育教学工作,必须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学生的气质类型,发扬气质积极的一面,克服.其消极的一面。①依据学生的气质类型,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教师可以让甲同学发挥优势担任班干部,教导其上课注意听讲、不要搞小动作,为其他同学起到表率作用。要积极关注乙同学的情绪变化,多与其交流,同时鼓励他参加班集体活动。②依据气质类型特征,进行知识技能教育。对于甲同学,教师可以鼓励他进行小组学习,在跟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对于乙同学,教师在课堂上可适当让其回答问题,在答对时给予充分的肯定,在答错时也要给予鼓励,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③教育学生认识和控制自己的气质。教师在与甲、乙交流时,让其慢慢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积极向他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