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   教
  • 资格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编资料 > 中小学学段 > 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 训练试题

记叙文的阅读考点归纳

时间:2014-10-04 22:02:21  来源:  作者:

2014年教师统考安师大QQ交流群:285613107

记叙文的阅读考点归纳

(一)整体感知文章或语段(以下统称文章)
  整体感知文章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理解文章的总体思路,弄清结构层次;
  2.理解文章各段之间的关系、顺序,进一步整体把握文章;
  3.概括各段、各层的大意,文章的中心内容;
  4.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
  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以写事为主的文章:

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
  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
  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 
  以写人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
  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
  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
  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
  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
  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
  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
(三)归纳中心思想
 记叙文的中心是文章的灵魂,是对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的内容的概括、提炼,是通过人、事、景物所表现出的中心思想。归纳文章中心思想的方法一般有:
  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
  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
  3.分析文章中议沦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
  4.结合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
  5.有些文章比较复杂,必须从多方面人手,综合分析,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中心。
(四)分析文章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记叙文的表达方式以记叙文为主.兼用描写、议论、抒情。
记叙文的表现手法是多方面的:
  1.记叙文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记叙文中的描写可分两大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一是环境描写,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有正面也有侧面描写,描写有的结合各种修辞手法作生动、形象的描写以突出强调描写的对象,有的则是运用白描,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
  3.记叙文中的抒情有直接抒情,有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阅读时要注意接受感染和美的熏陶。
  4.记叙文中恰当的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妙用。
  5.记叙文中的语言特色,因文而异、因人而异,或朴实或生动;或豪放或婉约;或清新或凝重;或直白或含蓄。阅读时要细加体会。
  分析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色,既要求宏观上整体把握文章,又要有具体而微的细致分析,常见的考查方式有:表述、填空、判断、选择等。
(五)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这部分内容包括文章中近义词、关联词的选用;联系语境揣摩词语或句子的特定含义;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浅表意思和深层含义;体会词语或句子的表达效果与表达作用,各种修辞在文中的运用与作用等。
理解词语、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是记叙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常见的考查有:辨析词语、选词填空;词语句子含义的理解和作用。题型一般有选择、填空、简答等。
  (六)此外记叙文中,记叙的线索、要素,记叙的详略,过渡、照应等也是考题中常常涉及到的。
  这部分内容是记叙文阅读的基本要求,常见的考查方法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简答。
       

  总结起来有以下一些:

    表达方式:语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

    写作手法:考生要清楚,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等。

    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反复、夸张、排比、对偶、对比、设问、反问等。

    语言特点:一般指口语的通俗易懂,书面语的严谨典雅,文学语言的鲜明、生动、富于形象性和充满感情色彩的特点。分析时,一般从修辞上进行分析。

    课外阅读:指课本(教材)之外的阅读内容。不管是课内读的还是课外读的内容。

    感悟:多指发自内心的感受、理解、领悟等。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内容角度);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说明方法一般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打比方、画图表、摹状貌等(一般是三个字)。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考生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等),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等)。

    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论证方法:中学要求掌握的有道理论证、事实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谬法。

    论证方式:立论和驳论。

    理论论据:包括名人名言、俗语谚语、公式定律等。

    事实论据:一切事实、史实、数据等。

    简明:语句简洁、明了,一般有字数上的限制。

    得体:文明礼貌,人性化。

    有何作用:回答文章中某一内容的作用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方面,如深化主题、强调感情等;二是结构方面的,如过渡、呼应等;三是语言方面,如引人入胜、生动活泼等。  

    思想内容:基本是指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主旨。

    思想感情:作者或作品中人物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如善恶、好恶、褒贬等。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