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   教
  • 资格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编资料 > 中小学学段 > 教育理论 > 历年真题

2009年河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时间:2014-10-25 17:16:38  来源:  作者:


  B.能力高低 
  C.任务难度 
  D.运气好坏
  4.学习者用来调节自己的注意、记忆、思维等过程的技能就是
  A.学习策略 
  B.认知策略 
  C.学习方法 
  D.元认知
  5.品德形成的标志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C.价值内化 
  D.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6.关注学习者如何应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信念来建构新知识,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学习理论是 
  A. 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 
  D.顿悟学习理论
  7.在教学中不断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以便突出本质属性的方法称为
  A.变化 
  B.改变 
  C.变式 
  D.突出
  8.品德心理结构中最具有动力色彩的成份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9.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相同要素说 
  B.概括化理论 
  C.关系转换说 
  D.学习定势说
  10.加工信息时主要依赖来自客观环境的线索,对社会科学、儿童教育、社会工作、文秘公关等与人交往的职业感兴趣的个体的认知风格属于
  A.场独立 
  B.场依存 
  C.冲动型 
  D.沉思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答题纸相应的位置。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 
  B.学的心理活动 
  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 
  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E. 学校情景
  2.构成动机的主要成分是
  A.归因 
  B.成就动机 
  C.诱因 
  D.需要 E.评价 
  3.学习的本质属性是
  A.变化是持久的 
  B.变化既是外显的行为也是内部的心理结构
  C.变化是经验引起的而非生理成熟、药物或疲劳 
  D.学习是经验的获得过程 
  E. 具有先天遗传性
  4.在操作技能形成的局部动作阶段,所需要的内外部条件是
  A.示范 
  B.讲解 
  C.反馈 
  D.练习
  E.动觉
  5.教师的威信表现为
  A.工作水平
  B.知识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作风 
  E.教学能力
  6.学习策略包括
  A.认知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计划策略 
  D.元认知策略 
  E.内化策略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简述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主要因素。
  2.学校心理辅导的原则有哪些?
  3.结合实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实践作用。

  四、论述题(10分)
  结合实例说明学习迁移的种类。

答案:教育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B 2.A 3.D 4.C 5.A 6.C 7.D 8.D 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DE 2.BCE 3.BCE 4.ABD 5.BCDE 6.ABCDE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逐步相互渗透。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2.简述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特点。
  (1)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化。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多主体参与评价。
  (3)强调评价标准与内容的多元化,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4)强调质性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5)强调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3.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教师要掌握和运用好“启发”的条件和关键。(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新型的尊师爱生的关系,发扬教学民主。
  四、论述题(10分)
  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有哪些?学校教育如何适应这些规律,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其整个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渐进,一切知识技能的传授、智力的发展、体质的增强、思想品德的培养,都要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的顺序,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要压抑学生的发展。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