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   教
  • 资格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考编资料 > 幼儿园学段 > 幼儿教育理论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卫生学要点12

时间:2014-10-03 14:49:32  来源:  作者:

2.室内、外都应防跌伤

当幼儿进行户外自由活动及有组织的活动时,由于各种原因,可引起跌伤。因此,要求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前,应检查器械和活动场地,清除活动场上的砖头、石块、碎玻璃、树枝等,然后检查幼儿的衣服是否符合活动时的要求,如:挽起过长的裤腿,裤腿过宽可用皮筋扎住,提醒幼儿提裤子、系紧鞋带等。

跌伤不仅发生在室外,在室内也时有发生。活动区游戏中常因拥挤发生绊倒跌伤,争抢玩具发生摔伤甚至幼儿坐在椅子上,向后仰或向前倾也会发生摔伤后脑勺或摔伤下巴、嘴唇的事故。教师应使活动区尽量宽敞,少障碍物,并且要明察秋毫,发现危险的苗头时,应及时制止。

此外,在盥洗室内也应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跌倒、滑倒,造成事故。

3.防烫伤

给幼儿的水和饭都须降温后端进室内。暖壶应放在幼儿拿不到的地方,避免幼儿直接接触,造成烫伤。寄宿制幼儿园在给幼儿进行盥洗时,应注意倒热水的方式以及水温,以免不慎烫伤幼儿。

4.及时发现睡眠中出现的问题

幼儿蒙头睡觉或在被子里玩弄物品,有时也会导致危险,因此,保教人员在幼儿睡觉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幼儿。

二、幼儿常见以外事故的原因与处理

(一)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分析

1.幼儿运动机能不完善

自幼儿学会独自走路时起,意外伤害事故便相伴而生。1岁时,幼儿学会了走路,但动作生硬、笨拙,头占身体的比例大而且重,常使幼儿摔倒。幼儿跌倒时四肢不会作出相应的调整,头面部便首当其冲成了跌打的对象。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动作能力的提高,幼儿受伤的部位扩展到了四肢。2--3岁的幼儿己行走自如,但跑步却不熟练,缓慢的反应速度,较差的平衡能力,较小的注意范围。常使幼儿在跌跌撞撞的小跑中摔伤身体。3岁后幼

儿的动作能力有了明显的进步,但相对水平仍然较低,有时也会出现摔倒的现象。

2.幼儿对危险因素缺乏认识

幼儿认识水平较低,缺乏对外界事物的理解和判断,更不会推理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经常由茫然无知的行为引来意外伤害事故。如幼儿突然从翘翘板上跳下挥舞木棍玩耍时,丝毫不考虑会对别人有什么危害等。像这样由于缺乏对危险事情的认识而发生的意外伤害事故,在托幼园所及家庭中比比皆是。

3.幼儿好奇、好动、活泼、易冲动的特点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活泼好动,有时还会情绪激动和冲动,这些都有可能使他们忽略了周围的环境因素,丧失了理智和判断能力,从而出现各种事故,如想看看窗台上的东西或窗外的情景,于是就站在小椅子上不慎摔倒当与他人争抢玩具时,拿起玩具向他人头上扔去或去推他人等。

4.集体环境中,幼儿人数较多、教师人数较少,也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

(二)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简单处理

1.小外伤

(1)跌倒蹭破皮肤的处理

幼儿奔跑、跳跃时不慎跌倒,很容易蹭破膝盖、胳膊肘,尤其是穿衣较少的夏季,更为常见。蹭破皮肤后应先观察幼儿伤口的深浅,若伤口较浅仅仅蹭破了表皮,只需将伤口处的泥沙清理干净即可。如果伤口较深有出血,应该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并用酒精消毒伤口,处理后无需包扎。若伤势较严重,需去医院治疗。

(2)扎刺的处理

幼儿周围的物品并非十分光滑,如带刺的花草、木棍、竹棍等。竹刺、木刺扎人皮肤后,有时有一部分露出皮肤,有刺痛感,应立即取出。具体处理办法是:先将伤口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清洗,然后,用消毒过的针或镊子顺着刺的方向把刺全部挑、拔出来,不应有残留,并挤出淤血,随后再用酒精消毒伤口。如果刺扎在了指甲里或难以拔除,应送医院处理。

(3)剪刀、小刀等文具的划伤与切伤的处理

幼儿在使用剪刀、小刀等文具或触摸纸边、草叶和打碎的玻璃器具、陶器时,都可能会发生手被划破的事故。具体处理办法是:用干净的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后,在伤口周围用75的酒精由里向外消毒,敷上消毒纱布,用绷带包扎。如果是玻璃器皿扎伤,应先用清水清理伤口,用镊子清除碎玻璃片,消毒后进行包扎。

(4)挤伤的处理

幼儿的手指经常被门、抽屉挤伤,给幼儿造成痛苦,严重时,可出现指甲脱落的现象,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具体办法是:若无破损,可用水冲洗,进行冷敷,以便减轻痛苦疼痛难忍时,可将受伤的手指高举过心脏,缓解痛苦。若有出血,应消毒、包扎、冷敷。若指甲掀开或脱落,应立即去医院。

2.异物人体

(1)鼻腔异物

幼儿处于好奇,常把豆子、小珠子、钮扣、橡皮等较小的物品塞入鼻中,这不仅会影响呼吸,还会引起鼻腔炎症,甚至引起气管异物。因此教师应仔细观察,及时取出异物。具体的方法是:深吸一口气,用手堵住无异物的一侧鼻子,用力擤鼻,异物即可排除。若异物末取出,切不可擅自用镊子夹取圆形异物,否则会将异物捅向鼻子深处,甚至落人气管,危及生命。发现鼻腔异物应马上去医院处理。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